Chapter 4 Studying translation product and process
(Source: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: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II)
(編輯僅統整、排版與稍微修飾各位同學辛苦的報告的內容。)
4.0 Introduction
² 自1950年代起,已有許多用於翻譯分析的語言學方法,提出詳細的分類學以歸類翻譯過程。
² 本章探討:(1)Vinay與Darbelnet的分類學,以及(2) Catford的語言學方法。
4.1 Vinay and Darbelnet’s Model
² Vinay與Darbelnet執行一項英文與法文的比較文體分析研究。觀察兩種語言的文本,發現語言間的差異,指出不同的翻譯策略和過程。
² Vinay與Darbelnet提出兩項普遍的翻譯策略:(1)直接翻譯(direct translation)與(2)間接翻譯(oblique translation)。
² 兩項翻譯策略涵蓋七種翻譯過程。
² 直接翻譯涵蓋:(1)借詞(borrowing),在譯文中直接使用原文的字以填補目標語中的語義空缺;(2)語義轉借(calque),一種特別的借詞,使用直譯的方式轉換原文的表達或結構;(3)直譯(literal translation),就是逐字翻譯。
² 間接翻譯涵蓋:(4)轉換詞性(transposition),保留原文的意義轉換字的詞性;(5)調整(modulation),改變原文的語義與觀點;(6)等值(equivalence),使用不同的文體或結構描述相同的情境;(7)編譯(adaptation),當目標語的文化中不存在原文的文化情境時,改寫內容。
² 上述七種翻譯過程又被分為三個層面:(1)詞彙(lexicon)、(2)句法結構(syntactic structures)與(3)信息(message)。
² Vinay and Darbelnet 提出2種主要翻譯策略,直接翻譯(direct translation)和間接翻譯(oblique translation)。這2個翻譯策略包含了7個翻譯步驟。在沒辦法直譯的情況下,就要採用其中第4到第7個步驟(間接翻譯):轉換詞性、調整、等值、編譯。
² 詞類的轉變-不會影響語意,又可分2種情況。一是必須改變詞性才能譯入目標語;一是有選擇性的。Vinay語Darbelnet指出這個翻譯步驟可能是譯者在調整句子結構時最常使用的方式。
² 調節-選詞時改變語意和原語的說話角度,以符合譯入語說法。必須改的例子像是,英文的when變成法文的ou (where);有選擇性的例子像是正話反說的技巧。
² 等值-不等於Nida的對等不同。改用不同的語言風格和結構,表達相同的意思,常用於慣用語和諺語。
² 改編-如果譯入語沒有和原語相同的文化活動,Vinay和Darbelnet認為可用譯入語中意義相當的活動取代之。例如,英國板球可對應法國環法自行車賽。
² 上述七項主要翻譯的類型在實際操作時可以分成三個層面:(1)詞彙、(2)句法結構、(3)信息。
² 在此,信息用來傳達原語言的上下文情境。比字的層面還要高的,有兩種術語:(1)詞序和詞幹結構、(2)轉接詞,包括語段標記(however, first)、指示詞(代名詞和指示代名詞)和標點符號。
² Vinayc和Darbelnet的翻譯理論中更重要的術語為,限制和選擇。
² 限制是指-因為兩個語言系統的差異性,在翻譯時譯文一定要經過轉換和調節。
² 選擇是指-根據譯者自己的風格和偏好,在翻譯時譯文可以選擇轉換或不轉換。
² Vinayc和Darbelnet的翻譯理論強調譯文的風格是譯者自己要考量的,是可以自由選擇的。譯者的角色是在所有選項中挑出最能表達細微差異的信息。
² 譯者在從原語譯成譯文時有五大步驟:(1)區分原文的單位;(2)檢視原文,判斷內容屬於描述性、感性或理性的文章;(3)重新塑造信息的語境;(4)評估風格的效果;(5)翻譯並修飾譯文。
² 第一個步驟-區分原文的單位。作者並非一個字一個字去看,而是根據詞彙單位和有意義的單位去區分。
² 為了方便分析間接翻譯法,Vinayc和Darbelnet建議列出原文和譯文的翻譯單位數量,以便對照、了解採用的翻譯法。
4.2 Catford and Translation ‘Shifts’
u卡特福得分析F&H的語言模型,分析語言的溝通、上下文通順程度、語言的層級(音韻學、文字學、文法、詞彙)、階級(句子、子句、語素/詞素)。
u將翻譯分為:
- 形式對應-原語與目標語的語言單位、架構都要一致。
- 文本/篇章對應-對等的單位是一段原語的文本需與一段目標語的文本對應。
u卡特福德:翻譯的轉換從原語到目標語的翻譯過程中,翻譯的轉換漸漸遠離形式對應。
u轉換分兩種:
- 層次轉換-A語言用文法表達,轉換成B語言用詞彙表達該意思。
- 範疇轉換:
- 結構轉變-文法架構改變
e.g. 英文法文:我愛爵士樂(代名詞+動詞+受詞)
譯入,西班牙文或義大利文變成:間接受詞+動詞+主詞
- 詞類轉換
e.g. 一位醫學院學生(英文形容詞前位修飾)
譯入法文變成副詞後位修飾)
- 單位轉換/階級轉換:語言層級的轉換
- 內部體系轉換:原語與目標語有時沒有對應的字詞
e.g. 英法文-單複數:advice (單數),但法文只有複數。
英法文-冠詞系統:法文的定冠詞→英文的不定冠詞。
u卡特福德的缺點與貢獻:
- 法文的le/la/les→65%機率翻成英文的the,符合本身論點-翻譯的對應無法完全形式對應。
- 研究方法相當科學,與當時機器翻譯的興起有所關聯。
- Henry 20年後重新看卡特福德的著作→不太重要,但是認為他對翻譯的限制的看法相當有用。
- 他認為翻譯的對等賴於溝通的特色:功能、相關性、情境、文化;並非正式的語言標準。
- 有人認為他的書太過理想化(自己想出來的,並非依據現實)、並脫離語境,研究層級僅限於句子,沒有看整篇上下文。
4.3 Czech Writing on Translation Shifts
◎ 1960年代到1970年代,捷克斯洛伐克的作家在翻譯轉移(translation shift)方面注入了文學的面向,注重的是表達功能(expressive function)和文本的風格。
--- 補充:表達功能以語義翻譯為主,而訊息功能(informative function)則以交際翻譯為主。
* Jiri Levy
‧Levy在文學翻譯有突破性的成果,他將文學翻譯與傳統的結構語言學作連結。
‧Levy的書:
--- 在書中仔細探討原語和目標語的表層結構(特別是在詩的翻譯上)。
--- 對於Levy來說,文學翻譯是具有重現與創意的美學作品。
--- Levy認為,翻譯文學作品也必須注重意義、含意、風格安排、句法、語音重複、語音長短和發音,以上幾點的重要性依文本性質不同而異。
‧Levy早亡,但是他對後世與國際都有深遠的影響。
‧Levy的另一篇論文: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process,《以翻譯作為思考決策的過程》。
--- 認為現實的翻譯必須講求務實。(引文)付出最少的努力來獲得最大的成效。
* Frantisek Miko
‧著重在表達的轉換(shifts of expression)。
‧主張保留原語的風格。
‧認為分析翻譯作品須要注重作用、形象性、主觀性、喜好、突出和對比。
◎Anton Popovic
‧強調『表達的轉化』之重要性。
* 「轉換」的分析可視為影響形式的方法。
* Popovic的理論和Levy的理論相近,都認為譯者應該忠實呈現文學原著的美感。
* 在Popovic的著作文學翻譯分析辭典(Dictionary for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)中,「恰當的翻譯」與「忠於原著」、「等同風格」同義。
4.4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Translation
l 比較原文及譯出語文本間的改變,加以分析、分類,並描述翻譯的現象。此方法描述翻譯產物的組成,但無法完全說明翻譯的真實過程。但是,其他模式則使用不同方法,藉由觀察、分析或解釋譯者的認知過程,來說明翻譯的過程。Roger Bell說:「翻譯理論必須解決兩議題,即是(1)翻譯過程如何開展(2)譯者翻譯時需要何種知識及技巧。」因此,1960年代起,巴黎盛行 interpretive model(詮釋模式)。此模式由Seleskovitch 與Lederer提出,起初應用於會議口譯研究,將翻譯分為三階段。
1. 閱讀及理解。
2. Deverbalization(脫離原語語言外殼):如果譯者要避免轉換及仿造辭,這是必要的中介階段。據稱Deverbalization(脫離原語語言外殼)在翻譯中沒有太多斧鑿痕跡,但的確存在於翻譯中。
3. Re-expression(重新表達):譯出語文本的組成及形式,是根據對於意義的脫離原語語言外殼的了解。
l 之後,Delisle補充了第四階段,verification(確認):譯者重新閱讀、評估譯出語文本。
l 某方面看來,這些階段與Nida的分析、轉換、重組模式相似。但是,interpretive model(詮釋模式)強調脫離源語語言外殼的認知過程。即使如此,Deverbalization(脫離原語語言外殼)理論還未發展完全,因為此過程的觀察出現若干問題。如果Deverbalization(脫離原語語言外殼)是在譯者心中發生的非言語的過程,而非Re-expression(重新表達)階段後重組的言語產出,研究者要如何才能了解其運作?
l 以relevence theory(相關性理論)觀點看來,Gutt提出翻譯是一種溝通,奠基於推理及解釋的因果模式之上。成功的溝通取決於溝通者確保
l 接收者理解其訊息意圖。也就是說,溝通者要給聽者溝通線索。而譯者也面臨同樣的處境,要決定如何傳達訊息意圖,不管是要以解釋、或是敘述手法來翻譯,譯文與原文的相似程度高低等。這些決策都建立於譯者如何評價讀者的認知環境。要成功溝通,譯者與讀者對於尋求的相似處要有同樣的設想,而譯者的意圖也必須與讀者期待相符合。
l 格特(Gutt)注重翻譯的溝通過程和認知過程,因此他反對研究輸入和輸出的翻譯模型,例如語域分析和描述性研究。他甚至主張翻譯是一種溝通,用相關的理論概念來解釋即可,不需要發展獨立的翻譯理論來建立其概念和理論架構。
l 羅傑‧貝爾(Roger Bell)的翻譯過程模型中包含:(1)語言學概念,例如語義結構分析、(2)篇章分析,例如動詞的及物性、形式、和銜接性、(3)心理語言學過程。
l 他訂定的翻譯過程包含分析和合成,這兩個過程都會出現在句法、語義和語用層面。
l 分析部分-原語文章的分析轉換成完全脫離語言的語義表徵,符合詮釋派別主張的脫離原語語言外殼(deverbalization),但更細分為子句結構的功能及語用學類別、主題內容、語幹結構、語域特徵、言外之意、以及言語行為。
l 合成部分-涵蓋目地、語幹結構、風格、以及達到句法合成之前的言外之意。
l 目標語句法製造者從語義層面接受輸入,在常用詞語庫(frequent lexis store)搜尋適當的詞彙,並在常用結構庫(frequent structure store)中確認能代表此概念的適當子句形式。假如常用結構庫中沒有適當的子句結構來傳達特定涵義,這個概念就會通過語法分析器(現在的功能是語法合成器)來分析,最後,寫作系統就會啟動,辨別這個子句是一連串的符號,構成整個目標語文章。
l 此模型還在假設階段,因為貝爾沒有提出實證。其他理論家試圖收集觀察數據來解釋翻譯的決策過程,觀察的方法如下:
1.出聲思維法(think-aloud protocols),譯者必須說出他們的思考過程。
2.科技創新(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),例如哥本哈根商業學校使用的傳輸記錄軟體(translog),它能記錄譯者在鍵盤上輸入的字詞。
3.眼球追蹤器(eye-trackers),能記錄眼睛(因此可以推測為大腦)在文章中的焦點位置。
l 艾伯(Albir)和艾佛斯(Alves)認為翻譯必須花更多心力去改善實驗設計和促進研究複製,以便確認過去的研究結果是否為真。
Case Study
ü 此案例研究運用維奈和達爾貝奈特的理論來分析文本,此文本是介紹倫敦格林威治,擷取自旅遊手冊。
ü 首先,將源語劃分為翻譯單位,並且符合目標語的語言段落,但會產生段落界線模糊的問題,維奈和達爾貝奈特認為最小的語言段落是可翻譯的。例如: 根據Table 4.1,源語第13個翻譯單位 (built by the Romans),我們也可以認為built, by, and the Romans 是三個可以理解的語言單位。
Discussion of Case Study
ü 根據Box 4.3,29個翻譯單位中有13個是直譯,換句話說,我們看不到更複雜的對應和改編技巧,大部分間接翻譯的過程影響字彙和句法的層面。主要的問題是決定翻譯單位和各個類別的界線是模糊的,例如在Unit 2 &14都運用超過一種的轉換技巧。雖然Vinayc和Darbelnet聲稱他們的理論注重翻譯過程,但事實上卻是翻譯的結果。
Summary
一、1950~1960年代-著重「小單位源語-譯語語言變換分類」。
Vinayc和Darbelnet的經典翻譯分類法對於今日的翻譯技巧仍有影響力。如同 Catford在1960年代所提出的一套有系統的對比語言分析法。他們的理論都是屬於固定的語言模式,缺點是:類別界限模糊。
二、1960~1970年代:
(一)著重「翻譯風格」: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Czechoslovakia,Levy, Popovic and Miko。
(二)翻譯過程之測驗及解釋:來自1960年代巴黎之認知學派,包括Gutt(相關理論)及Bell。
三、研究方法:尚未標準化,但在科技躍進下,開始使用出聲思維法、鍵盤記錄以及眼球追蹤器。
留言列表